新能源行业2025Q1:风光储赛道分化加剧,谁是赢家?

吸引读者段落: 2025年伊始,新能源行业如同坐上了一辆过山车,风起云涌,变幻莫测!风电企业业绩回暖,笑傲江湖?光伏巨头却深陷亏损泥潭,挣扎求生?储能赛道爆发出惊人增长,但暗流涌动,危机四伏?本文将带你深入剖析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行业的风光储三条赛道,揭秘行业背后的冷暖,分析企业业绩的冰火两重天,为你解读行业未来走势,拨开迷雾见光明!那些看似平静的水面下,潜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风险和机遇?哪些企业能够乘风破浪,哪些企业将被时代浪潮所淘汰?让我们一起,探寻新能源行业的未来! 究竟是政策红利的消退,还是技术瓶颈的突破,又或是市场需求的转变,主导了这场新能源行业的“大洗牌”?答案就在这里,等你来揭晓!别错过这场新能源领域的巅峰对决,抓住机遇,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!

新能源行业概览:风电回暖,光伏挣扎,储能爆发

2024年,风电、光伏、储能这新能源“三剑客”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。风电和储能企业总体维持盈利,而光伏产业链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。然而,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,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:风电和储能行业业绩“回春”,光伏行业则分化加剧,呈现出强者恒强,弱者淘汰的残酷竞争态势。

虽然新能源行业整体发展前景依然被看好,但产业链价格波动、国际地缘政治风险、以及海外市场需求变化等不确定因素,都对企业业绩走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。这就好比航海,虽然目的地是充满希望的彼岸,但航程中却充满了暗礁和风暴。

下文将分别从风电、光伏和储能三个方面详细分析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行业的市场现状及企业业绩表现。

风电行业:价格回升,业绩回暖

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,国内风电行业整体回暖,部分厂商业绩甚至超出市场预期。这主要归功于下游风机价格的企稳回升,以及整体投标均价的提高。

根据数据统计,2024年,A股23家风电公司营收总计2251.53亿元,同比增长4.39%;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2.70%,达到132.39亿元。虽然净利润整体下滑,但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,不少风电企业单季度盈利能力明显回升。

2025年第一季度,这23家公司营收增长至475.75亿元,归母净利润也达到42.21亿元,与2024年一季度相比均呈现增长态势。部分头部整机厂商的净利润增速尤为强劲。

例如,金风科技(002202.SZ)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5.72%,达到94.71亿元;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.84%,达到5.68亿元。其业绩高增长主要得益于风机出货量的大幅提升,费用率的显著降低,以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的增加。 更重要的是,国内风机价格持续向好,以及海外市场出货占比的提升,进一步推动了其盈利能力的提升。 华泰证券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3月底,金风科技在手订单高达51.09GW,同比增长51.81%。

然而,并非所有风电企业都受益于这波回暖。三一重能(688349.SH)发布了上市以来首份亏损季报,一季度亏损约1.91亿元,与其2024年同期盈利2.66亿元形成鲜明对比。东吴证券分析认为,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出货为2024年的库存产品,未能享受到供应链降本带来的成本改善,以及部分交付的10MW风机订单价格较低。

总而言之,风机价格回升和海外市场拓展,促使风电整机厂商业绩得到修复,但竞争依然激烈,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。

光伏行业:量升价跌,困境延续

2024年,光伏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尽管下游装机需求持续增长,创下历史新高,但光伏主要制造环节却大面积亏损。

数据显示,2024年110家A股光伏公司总营收约1.38万亿元,同比减少17.96%;归母净利润却为-3.63亿元,同比减少100.25%,整体陷入亏损。

2025年第一季度,情况并未好转。这110家公司总营收为2791.36亿元,归母净利润约47.44亿元,与2024年一季度相比大幅缩水。诸多光伏公司仍然深陷亏损泥潭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拥有储能业务的光伏公司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。阳光电源(0.300274.SZ)以及阿特斯等公司凭借储能业务的快速增长,实现了盈利。同理,光伏逆变器公司也延续了盈利趋势。

然而,光伏组件企业则普遍亏损,例如晶科能源(688223.SH)、隆基绿能(601012.SH)、天合光能(688599.SH)、晶澳科技(002459.SZ)以及通威股份(600438.SH)等头部企业一季度合计亏损约83.77亿元。

虽然2025年一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30.5%,达到59.71GW,但光伏主材价格持续低迷。 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显示,2025年1-3月,多晶硅、硅片、电池片及组件价格虽较2024年有所提升,但与2024年第一季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。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,成为光伏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。

储能行业:“抢装潮”下的利润回春

储能行业在2024年也受到了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,整体业绩受到波及。但2025年第一季度,多家储能公司盈利能力出现好转。

21家A股储能上市公司2024年总营收为6821亿元,同比减少3.59%;归母净利润为745.41亿元,同比减少21.4%。 然而,2025年第一季度,这21家公司总营收达到1580.73亿元,同比增长12.39%;归母净利润为210.33亿元,同比增长34%。

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。宁德时代(0.300750.SZ)、阳光电源、亿纬锂能(300014.SZ)等头部企业受益于储能业务的高速增长,净利润大幅增长。 但二线电池厂,如鹏辉能源(300438.SZ)和南都电源(300068.SZ),则面临亏损压力。

这波储能行业利润回升,与2025年5月31日前的新能源电站抢装潮密切相关。 由于新能源电站并网与配储松绑,以及未来电价政策的不确定性,导致了新能源电站的抢装,从而带动了储能设备的需求激增。

然而,这种依赖政策驱动的“抢装潮”并不可持续。政策真空期带来的不确定性,以及未来产能过剩的风险,都将对储能行业未来发展造成影响。 海外市场方面,虽然一季度部分储能企业受益于海外市场的高增长,但美国“对等关税”等政策的不确定性,也给未来的海外市场增长带来隐患。

关键词:新能源产业链价格波动

新能源产业链价格波动是影响风光储三条赛道业绩表现的关键因素。2024年,光伏产业链经历了“量升价跌”的困境,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,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。而风电行业则由于风机价格企稳回升,以及海外市场拓展,实现了业绩回暖。储能行业则在“抢装潮”的推动下,一部分企业获得了较高的利润。

但价格波动并非一成不变。 未来,随着技术进步,规模效应的放大,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,产业链价格波动将会趋于稳定,但短期内的波动依然不可避免。

常见问题解答 (FAQ)

Q1: 新能源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?

A1: 新能源行业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向好,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。但短期内面临着产业链价格波动、市场竞争加剧、以及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等挑战。

Q2: 光伏行业何时才能走出困境?

A2: 光伏行业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产能出清,以及价格的企稳回升。 需要行业内企业积极调整自身战略,提升技术水平,降低生产成本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。

Q3: 储能行业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?

A3: 储能行业未来的增长点在于海外市场拓展,以及技术创新。 提高产品性价比,拓展应用场景,是储能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。

Q4: 风电行业是否会持续保持增长?

A4: 风电行业增长将受到政策支持力度、市场需求以及技术迭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。 虽然目前呈现出回暖态势,但长期稳定增长仍需克服诸多挑战。

Q5: 投资新能源行业需要注意哪些风险?

A5: 投资新能源行业需要关注产业链价格波动、政策风险、技术风险以及市场竞争风险等因素。 分散投资,理性投资,才能降低投资风险。

Q6: 哪些新能源企业值得关注?

A6: 这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。 头部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,但估值也相对较高;中小企业则具有较高的成长性,但风险也相对较大。 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情况,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。

结论

2025年第一季度,新能源行业风光储三条赛道表现分化明显。风电行业在价格回升的推动下业绩回暖,储能行业则在“抢装潮”中爆发增长,但光伏行业却持续低迷。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新能源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,产业链价格波动、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政策调整,都将会深刻影响着行业未来的发展轨迹。企业需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,提升自身竞争力,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投资者也应该保持理性,谨慎评估风险,才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中获得理想的回报。